色婷婷AⅤ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久久精品官方网视频|日本28视频香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AVR的RTOS

          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AVR的RTOS

          作者: 時間:2011-04-29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自從03年以來,對單片機的的學習和應用的熱潮可謂一浪高過一浪.03年,在離開校園前的,非典的那幾個月,在華師的后門那里買了本邵貝貝的《UCOSII》,通讀了幾次,沒有實驗器材,也不了了之。

          在21IC上,大家都可以看到楊屹寫的關于UCOSII在51上的移植,于是掀起了51上的的熱潮。

          再后來,陳明計先生推出的smallrots,展示了用在51上的微內(nèi)核,足以在52上進行任務調(diào)度。

          前段時間,在ouravr上面開有專門關于的Rtos的專欄,并且不少的兄弟把的作品拿出來,著實開了不少眼界。這時,我重新回顧了使用單片機的經(jīng)歷,覺得很有必要,從根本上對單片機的的知識進行整理,于是,我開始了編寫用在單片機的RTOS。

          當時,我所有的知識和資源有:

          Proteus6.7可以用來模擬仿真avr系列的單片機
          Winv2.0.5.48基于GCCAVR的編譯環(huán)境,好處在于可以在C語言中插入asm的語句
          mega81K的ram有8K的rom,是開發(fā)8位的RTOS的理想的器件,并且我對它也比較熟悉。

          寫UCOS的JeanJ.Labrosse在他的書上有這樣一句話,“漸漸地,我自然會想到,寫個實時內(nèi)核直有那么難嗎?不就是不斷地保存,恢復CPU的那些寄存器嘛。”

          好了,當這一切準備好后,我們就可以開始我們的Rtosformega8的實驗之旅了。

          本文列出的例子,全部完整可用。只需要一個文件就可以編譯了。我相信,只要適當可用,最簡單的就是最好的,這樣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擾,讓大家專注到每一個過程的學習。

          第一篇:函數(shù)的運行

          在一般的單片機系統(tǒng)中,是以前后臺的方式(大循環(huán)+中斷)來處理數(shù)據(jù)和作出反應的。
          例子如下:

          makefile的設定:運行WinAvr中的Mfile,設定如下
          MCUType:mega8
          Optimizationlevel:s
          Debugformat:AVR-COFF
          C/C++sourcefile:選譯要編譯的C文件

          #includeavr/io.h>
          voidfun1(void)
          {
          unsignedchari=0;
          while(1)
          {
          PORTB=i++;
          PORTC=0x01(i%8);
          }
          }

          intmain(void)
          {
          fun1();
          }

          首先,提出一個問題:如果要調(diào)用一個函數(shù),真是只能以上面的方式進行嗎?
          相信學習過C語言的各位會回答,No!我們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用函數(shù)指針變量調(diào)用函數(shù)”,如果大家都和我一樣,當初的教科書是譚浩強先生的《C程序設計》的話,請找回書的第9.5節(jié)。

          例子:用函數(shù)指針變量調(diào)用函數(shù)


          #includeavr/io.h>
          voidfun1(void)
          {
          unsignedchari=0;
          while(1)
          {
          PORTB=i++;
          PORTC=0x01(i%8);
          }
          }
          void(*pfun)();//指向函數(shù)的指針

          intmain(void)
          {

          pfun=fun1;//
          (*pfun)();//運行指針所指向的函數(shù)
          }

          第二種,是“把指向函數(shù)的指針變量作函數(shù)參數(shù)”

          #includeavr/io.h>
          voidfun1(void)
          {
          unsignedchari=0;
          while(1)
          {
          PORTB=i++;
          PORTC=0x01(i%8);
          }
          }

          voidRunFun(void(*pfun)())//獲得了要傳遞的函數(shù)的地址
          {
          (*pfun)();//在RunFun中,運行指針所指向的函數(shù)
          }

          intmain(void)
          {
          RunFun(fun1);//將函數(shù)的指針作為變量傳遞

          }

          看到上面的兩種方式,很多人可能會說,“這的確不錯”,但是這樣與我們想要的RTOS,有什么關系呢?各位請細心向下看。

          以下是GCC對上面的代碼的編譯的情況:

          對main()中的RunFun(fun1);的編譯如下
          ldir24,lo8(pm(fun1))
          ldir25,hi8(pm(fun1))
          rcallRunFun

          對voidRunFun(void(*pfun)())的編譯如下
          /*voidRunFun(void(*pfun)())*/
          /*(*pfun)();*/
          .LM6:
          movwr30,r24
          icall
          ret

          在調(diào)用voidRunFun(void(*pfun)())的時候,的確可以把fun1的地址通過r24和r25傳遞給RunFun()。但是,RTOS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函數(shù)的地址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cafeforensic.com/article/172857.htm

          第二篇:人工堆棧

          在單片機的指令集中,一類指令是專門與堆棧和PC指針打道的,它們是
          rcall相對調(diào)用子程序指令
          icall間接調(diào)用子程序指令
          ret子程序返回指令
          reti中斷返回指令

          對于ret和reti,它們都可以將堆棧棧頂?shù)膬蓚€字節(jié)被彈出來送入程序計數(shù)器PC中,一般用來從子程序或中斷中退出。其中reti還可以在退出中斷時,重開全局中斷使能。
          有了這個基礎,就可以我們的人工堆棧了。
          例:
          #includeavr/io.h>
          voidfun1(void)
          {
          unsignedchari=0;
          while(1)
          {
          PORTB=i++;
          PORTC=0x01(i%8);
          }
          }

          unsignedcharStack[100];//一個100字節(jié)的人工堆棧

          voidRunFunInNewStack(void(*pfun)(),unsignedchar*pStack)
          {
          *pStack--=(unsignedint)pfun>>8;//將函數(shù)的地址高位壓入堆棧,
          *pStack--=(unsignedint)pfun;//將函數(shù)的地址低位壓入堆棧,
          SP=pStack;//將堆棧指針指向人工堆棧的棧頂
          __asm____volatile__(RETnt);//返回并開中斷,開始運行fun1()

          }

          intmain(void)
          {
          RunFunInNewStack(fun1,Stack[99]);
          }
          RunFunInNewStack(),將指向函數(shù)的指針的值保存到一個unsignedchar的數(shù)組Stack中,作為人工堆棧。并且將棧頂?shù)臄?shù)值傳遞組堆棧指針SP,因此當用ret返回時,從SP中恢復到PC中的值,就變?yōu)榱酥赶騠un1()的地址,開始運行fun1().

          上面例子中在RunFunInNewStack()的最后一句嵌入了匯編代碼ret,實際上是可以去除的。因為在RunFunInNewStack()返回時,編譯器已經(jīng)會加上ret。我特意寫出來,是為了讓大家看到用ret作為返回后運行fun1()的過程。

          第三篇:GCC中對寄存器的分配與使用

          在很多用于AVR的RTOS中,都會有任務調(diào)度時,插入以下的語句:

          入棧:
          __asm____volatile__(PUSHR0nt);
          __asm____volatile__(PUSHR1nt);
          ......
          __asm____volatile__(PUSHR31nt);

          出棧
          __asm____volatile__(POPR31nt);
          ......
          __asm____volatile__(POPR1nt);
          __asm____volatile__(POPR0nt);

          通常大家都會認為,在任務調(diào)度開始時,當然要將所有的通用寄存器都保存,并且還應該保存程序狀態(tài)寄存器SREG。然后再根據(jù)相反的次序,將新任務的寄存器的內(nèi)容恢復。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如果大家看過陳明計先生寫的smallrots51,就會發(fā)現(xiàn),它所保存的通用寄存器不過是4組通用寄存器中的1組。

          在WinAVR中的幫助文件avr-libcManual中的RelatedPages中的FrequentlyAskedQuestions,其實有一個問題是WhatregistersareusedbytheCcompiler?回答了編譯器所需要占用的寄存器。一般情況下,編譯器會先用到以下寄存器
          1Call-usedregisters(r18-r27,r30-r31):調(diào)用函數(shù)時作為參數(shù)傳遞,也就是用得最多的寄存器。

          2Call-savedregisters(r2-r17,r28-r29):調(diào)用函數(shù)時作為結(jié)果傳遞,當中的r28和r29可能會被作為指向堆棧上的變量的指針。

          3Fixedregisters(r0,r1):固定作用。r0用于存放臨時數(shù)據(jù),r1用于存放0。


          還有另一個問題是Howtopermanentlybindavariabletoaregister?,是將變量綁定到通用寄存器的方法。而且我發(fā)現(xiàn),如果將某個寄存器定義為變量,編譯器就會不將該寄存器分配作其它用途。這對RTOS是很重要的。

          在InlineAsm中的CNamesUsedinAssemblerCode明確表示,如果將太多的通用寄存器定義為變量,剛在編譯的過程中,被定義的變量依然可能被編譯器占用。

          大家可以比較以下兩個例子,看看編譯器產(chǎn)生的代碼:(在*.lst文件中)

          第一個例子:沒有定義通用寄存器為變量

          #includeavr/io.h>

          unsignedcharadd(unsignedcharb,unsignedcharc,unsignedchard)
          {
          returnb+c*d;
          }

          intmain(void)
          {
          unsignedchara=0;
          while(1)
          {
          a++;
          PORTB=add(a,a,a);
          }
          }

          在本例中,add(a,a,a);被編譯如下:
          movr20,r28
          movr22,r28
          movr24,r28
          rcalladd

          第二個例子:定義通用寄存器為變量

          #includeavr/io.h>

          unsignedcharadd(unsignedcharb,unsignedcharc,unsignedchard)
          {
          returnb+c*d;
          }


          registerunsignedcharaasm(r20);//將r20定義為變量a

          intmain(void)
          {

          while(1)
          {
          a++;
          PORTB=add(a,a,a);
          }
          }

          在本例中,add(a,a,a);被編譯如下:
          movr22,r20
          movr24,r20
          rcalladd

          當然,在上面兩個例子中,有部份代碼被編譯器優(yōu)化了。

          通過反復測試,發(fā)現(xiàn)編譯器一般使用如下寄存器:
          第1類寄存器,第2類寄存器的r28,r29,第3類寄存器

          如在中斷函數(shù)中有調(diào)用基它函數(shù),剛會在進入中斷后,固定地將第1類寄存器和第3類寄存器入棧,在退出中斷又將它們出棧。

          第四篇:只有延時服務的協(xié)作式的內(nèi)核

          CooperativeMultitasking

          前后臺系統(tǒng),協(xié)作式內(nèi)核系統(tǒng),與占先式內(nèi)核系統(tǒng),有什么不同呢?

          記得在21IC上看過這樣的比喻,“你(小工)在用廁所,經(jīng)理在外面排第一,老板在外面排第二。如果是前后臺,不管是誰,都必須按排隊的次序使用廁所;如果是協(xié)作式,那么可以等你用完廁所,老板就要比經(jīng)理先進入;如果是占先式,只要有更高級的人在外面等,那么廁所里無論是誰,都要第一時間讓出來,讓最高級別的人先用。”


          #includeavr/io.h>
          #includeavr/Interrupt.h>
          #includeavr/signal.h>
          unsignedcharStack[200];

          registerunsignedcharOSRdyTblasm(r2);//任務運行就緒表
          registerunsignedcharOSTaskRunningPrioasm(r3);//正在運行的任務

          #defineOS_TASKS3//設定運行任務的數(shù)量
          structTaskCtrBlock//任務控制塊
          {
          unsignedintOSTaskStackTop;//保存任務的堆棧頂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