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C21xx CAN 波特率計算
CAN波特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tcan是CAN系統(tǒng)時鐘的一個周期,tbit是一個CAN位周期。
以VPB時鐘Fpclk=24MHz,選擇采樣點位置在85%左右為佳,即使TESG1/(TESG1+TESG2)在85%左右,2
當VPB時鐘為4*11059200Hz時,常用波特率與總線時序器對照表(周立功給的,11059200kHz的波特率都是近似的,有誤差)BPS = (SAM << 23)|(TSEG2 << 20)|(TSEG1 << 16)|(SJW << 14)| BRP
#define BPS_5K
#define BPS_10K
#define BPS_20K
#define BPS_40K
#define BPS_50K
#define BPS_80K
#define BPS_100K
#define BPS_125K
#define BPS_200K
#define BPS_250K
#define BPS_400K
#define BPS_500K
#define BPS_666K
#define BPS_800K
#define BPS_1000K
以下是我自己推導的(僅供參考)
CANBTR(0xE00xx014)
31 | 30 | 29 | 28 | 27 | 26 | 25 | 24 | 23 | 22 | 21 | 20 | 19 | 18 | 17 | 16 | 15 | 14 | 13 | 12 | 11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SAM | TSEG2 | TSEG1 | SJW | 0 | 0 | 0 | 0 | BRP |
SAM
Can控制器器只需要進行少量的設置就可以進行通信,就可以像RS232/48那樣使用。
其中較難設置的部分就是通信波特率的計算。CAN總線能夠在一定的范圍內容忍總線上CAN節(jié)點的通信波特率的偏差,這種機能使得CAN總線有很強的容錯性,同時也降低了對每個節(jié)點的振蕩器精度。
實際上,CAN總線的波特率是一個范圍。假設定義的波特率是250KB/S,但是實際上根據(jù)對寄存器的設置,實際的波特率可能為200~300KB/S(具體值取決于寄存器的設置)。
簡單介紹一個波特率的計算,在CAN的底層協(xié)議里將CAN數(shù)據(jù)的每一位時間(TBit)分為許多的時間段(Tscl),這些時間段包括:
A. 位同步時間(Tsync)
B. 時間段1(Tseg1)
C. 時間段2(Tseg2)
其中位同步時間占用1個Tscl;時間段2占用(Tseg1+1)個Tscl;時間段2占用(Tseg2+1)個Tscl,所以CAN控制器的位時間(TBit)就是:
TBit=Tseg1+Tseg2+Tsync=(TSEG1+TSEG2+3)*Tscl,
那么CAN的波特率(CANbps)就是1/TBit。
但是這樣計算出的值是一個理論值。在實際的網(wǎng)絡通信中由于存在傳輸?shù)难訒r、不同節(jié)點的晶體的誤差等因素,使得網(wǎng)絡CAN的波特率的計算變得復雜起來。CAN在技術上便引入了重同步的概念,以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這樣重同步帶來的結果就是要么時間段1(Tseg1)增加TSJW(同步跳轉寬度SJW+1),要么時間段減少TSJW,因此CAN的波特率實際上有一個范圍:
1/(Tbit+Tsjw) ≤CANbps≤1/(Tbit-Tsjw)
CAN有波特率的值四以下幾個元素決定:
A. 最小時間段Tscl;
B. 時間段1 TSEG1;
C. 時間段2 TSEG2;
D. 同步跳轉寬度 SJW
那么Tscl又是怎么計算的呢?這是總線時序寄存器中的預分頻寄存器BRP派上了用場,Tscl=(BRP+1)/FVBP。FVBP為微處理器的外設時鐘Fpclk。
而TSEG1與TSEG2又是怎么劃分的呢?TSEG1與TSEG2的長度決定了CAN數(shù)據(jù)的采樣點,這種方式允許寬范圍的數(shù)據(jù)傳輸延遲和晶體的誤差。其中TSEG1用來調整數(shù)據(jù)傳輸延遲時間造成的誤差,而TSEG2則用來調整不同點節(jié)點晶體頻率的誤差。但是他們由于過于靈活,而使初次接觸CAN的人有點無所適從。TSEG1與TSEG2的是分大體遵循以下規(guī)則: Tseg2≥Tscl2,Tseg2≥2TSJW,Tseg1≥Tseg2
總的來說,對于CAN的波特率計算問題,把握一個大的方向就行了,其計算公式可以規(guī)結為:
BitRate = Fpclk/( (BRP+1) * ((Tseg1+1)+(Tseg2+1)+1)
關于CAN的波特率的計算,在數(shù)據(jù)手冊上已經(jīng)有很詳細的說明。在此,簡要的把計算方法給出來:
Tcsc :bit位每一編碼的時間長度,每bit可以配置為8~25位編碼,常設為16 。
Tcsc=1/波特率/編碼長度 ;按上面計算 Tcsc="1/1MHz/16"=62.5ns (取63) 。
BRP = (Tcsc x MCK) - 1=6.3-1 (可以取 5)
各種延遲(Tprs :)
Delay of the bus driver: 50 ns
Delay of the receiver: 30ns
Delay of the bus line (20m): 110ns
Tprs = 2 * (50+30+110) ns = 380 ns
PROPAG= 380 ns/ Tcsc-1 =6.08Tcsc-1 (可取 6)
Tphs1 + Tphs2 = bit time - Tcsc - Tprs = (16 - 1 - 7)Tcsc= 8
常取 Tphs1 = Tphs2 ,所以 Tphs1 = Tphs2 =4 ;
Tsjw = Min(4 Tcsc,Tphs1) = 4 Tcsc (From 1 to Tphs1 )
SJW = Tsjw/Tcsc - 1 = 3 ;
現(xiàn)在CAN_BR 中的各個參數(shù)就都有了(BRP=5 ;SJW=3;PROPAG=6;PHASE1=PHASE=4),填進去就應該OK了 。
假設我們先不考慮BTR0中的SJW位和BTR1中的SAM位。那么,BTR0和BTR1就是2個分頻系數(shù)寄存器;它們的乘積是一個擴展的分頻系數(shù)。即:
(1)式中,當晶振為16M時,F(xiàn)_BASE=8000K
同步段+相位緩沖段1+相位緩沖段2 =1+5+4
則(2)式簡化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