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3D晶體管
丟掉平面,來個3D 吧
本文引用地址:http://cafeforensic.com/article/201611/339540.htm老實說3D制程在Intel發(fā)表Tr i-Gate前,臺積電早就公開了FinFET。而且這二者長得還很像!1999年前臺積電技術(shù)長胡正明先生在一篇論文中就提到:為了解決短閘極元件大量漏電問題,他創(chuàng)造了一種全新的超薄立體結(jié)構(gòu)?,F(xiàn)在我們就先來看看新店臺雞店新竹臺積電公司的FinFET結(jié)構(gòu)吧。
有別于以往埋在井里的汲極與源極,這會兒大家可都浮在水面上了,這樣子的做法從一開始就很適合做成SOI(因為3個極都可以放在一層不導電的氧化物上),先天上漏電流就少了。對現(xiàn)有晶圓廠最大的好處是,材料和制程機乎都不用換就可以做到。
而通道呢?就是連接在汲極和源極中間那一根細細的東西,就像連結(jié)2棟建物的走廊一樣,據(jù)說它長得像魚鰭所以叫FinFET(鰭式場效晶體管),還好當年不是臺灣水電工取名,不然一定叫走廊晶體管或者是啞鈴晶體管,當然串燒晶體管也很符合??。
大家一定覺得奇怪,為什么這會通道變成了長相有如電線的東西呢?事實上它的功能和傳導方式真的和電線一樣呀!基本上它就是電子的走廊。傳統(tǒng)晶體管的通道反正就是薄薄一層,你把它攤平了也只有那一點點可以導電,把它折起來立起來也一樣可以導電。所以我們觀察Fin的剖面圖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通道形成原理是一樣的,只是形狀變了,和閘極的相對位置也不一樣了,這有什么好處呢?
▲臺積電FinFET結(jié)構(gòu)圖
據(jù)說FinFET會減少許多剛才提到的通道形成問題,所以漏電流或關不起來的情況就會大幅改善。很巧的是在最近一次會議中水電工巧遇胡博士,聽他解釋當年為何發(fā)明這種結(jié)構(gòu)的幾個原因:
第一就是平面型晶體管如同水電工之前所說的,可以漏電的地方太多了,因為閘極只能控制靠近它的電子流,離它很遠的就鞭長莫及了,而且這些現(xiàn)象在30nm以下都非常明顯,根本不能用。
第二就是導通電壓Vt的問題,Vt太大的元件在現(xiàn)有超低電壓芯片上是不受歡迎的,要降低Vt的方法就像前面所說的,要在通道形成部位(閘極下方)打入雜質(zhì),同時解決短通道效應,一舉兩得。不過在閘極短到30nm以下時,這種做法會讓Vt變得飄忽不定,氣死芯片設計者,只好換個方式做看看。
增加晶體管面積
原本想要增加推動力就必需要增加晶體管面積,現(xiàn)在我們多了個方向可以長??就是往上走!除了可以增加這個走廊的數(shù)目之外,單一一個走廊的導電容量可以藉由拉高走廊的高度而大幅增加。參考附圖所示,實際有效通道截面積=( 2*走廊高度+走廊寬度)*通道厚度。
當然實際上高度還是有點限制的,這要考量到寄生閘極電容量的問題。不過在邏輯運算線路中,如果沒有很麻煩的下一級要推動,這種晶體管可以在使用比過去還少20~30%的面積下就達成同樣的推動力。所以長太高而出事的情況理論上是不會遇到的。
SOI
Sillicon-on-Isolation 是一種新技術(shù),把硅半導體元件放置在一層絕緣體上以防止元件之間產(chǎn)生漏電流互相干擾。
臺積電的FinFET在這條走廊上還使用了應變硅晶(strained silicon)的技術(shù),在外表薄薄一層的硅結(jié)晶中加入了3-5族原素的雜質(zhì)一同結(jié)晶,由于3-5族晶格較大,所以會對靠近表層(很不巧也就是形成通道的部份)的硅造成拉扯開來的應力。晶格被拉松了后就好像籠子的柵欄放寬了一樣,電荷流動速度就會高很多,通道形成速度就可以有效拉高。
當初在測量新結(jié)構(gòu)晶體管的導通情況時,胡博士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條走廊的寬度如果太寬除了寄生電容問題外,還會有在走廊中心部位產(chǎn)生太多區(qū)域是閘極電壓管不到的部位,會造成額外的漏電流,所以經(jīng)實驗發(fā)現(xiàn)在30nm以下的閘極長度下,走廊寬度最好都不要超過閘極的長度。
▲FinFET通道裁面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