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機器人共舞,是與狼共舞嗎?
李德毅:工具從來都有兩面性,對科學也好,對人工智能也好,要有敬畏之心。
本文引用地址:http://cafeforensic.com/article/201711/371843.htm很多人在問我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為什么國務院要出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我個人認為這里有兩個層面,第一是講人工智能作為新引擎對自身產(chǎn)業(yè)的影響;第二是講AI作為加速器對各行各業(yè)的影響。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史,就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拓展史,實際上是勞動工具的發(fā)展史。今天,智能作為社會時代的新階段,智能時代已經(jīng)從動力工具轉(zhuǎn)向發(fā)展智力工具的時候了。數(shù)據(jù)、信息、知識、價值或智能變得如此重要,我們中國的人口紅利在下降,但是智能紅利來了,所以我們今天在一起筑夢人工智能。
我想用兩個典型的案例來介紹,它是如何解決人類現(xiàn)實生活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AlphaGo,當然,它不是一個圍棋手,因為抓棋子的人在幫忙,我們暫時把它叫做圍棋腦。AlphaGo升級的速度令人刮目相看,以李世石為例,他9歲學棋,16歲拿到職業(yè)三段,26歲拿到了職業(yè)九段,用了十幾年。再看看柯潔,5歲學棋,18歲拿到三個冠軍,用了十幾年。而AlphaGo只用了不到兩三年就達到了戰(zhàn)勝人類冠軍的佳績。這里還有什么東西值得我們深思?那就是隨著圍棋空間的擴大,圍棋腦和人類的圍棋手誰會適應得更快。
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4000多年的圍棋歷史,從12×12的棋盤,擴展到今天19×19的棋盤。對于這樣一個巨大空間來說,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AlphaGo把我們打敗了。
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如果我們把圍棋規(guī)則改一改,把棋盤再擴大一點,用21×21棋盤。程序員們只要改變一下程序的參變量,不需要花太多的功夫,AlphaGo就可以用一個21×21的棋盤跟人類下棋。而對于一個人來說,人的大腦很難應對。
最近一個重要的事情發(fā)生了,新一代的圍棋AIAlphaGoZero又把AlphaGo打敗了。AlphaGoZero的系統(tǒng)可以通過自我對弈進行學習,可以說是無師自通,所以大眾一片驚訝。
如果程序員把AlphaGo程序跟沃森程序同時寄生在一臺機器上,讓這臺機器同時和圍棋以及象棋的人類冠軍競爭,它會戰(zhàn)勝兩個人類冠軍。而我們?nèi)绻嬲囵B(yǎng)一個生物人既是圍棋冠軍,又是象棋冠軍,何其難也?
第二個典型案例是駕駛腦。我從事十多年的無人駕駛研究,對駕駛腦已經(jīng)有深刻的認識。人類駕駛員經(jīng)過菜鳥期和成熟期,最后成為一個老司機,大概需要開車3萬公里。
駕駛腦版本的升級速度一定會大于甚至遠大于人類駕駛員駕駛技巧的進化速度;體現(xiàn)群體智能駕駛上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一定會大于甚至遠大于單個駕駛員特定場景的駕駛能力。
拿我現(xiàn)在做的無人車來說,它對北京的交通地理很熟悉,我們把它叫做駕駛員的“活地圖”。但如果有一天我來到了合肥,只要把駕駛腦里的地圖改成合肥,那么我就會很快熟悉整個合肥了。
對一個社會人來說,要把合肥市的地圖放在腦子里,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圍棋腦也好,駕駛腦也好,給我們的啟發(fā)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我的結(jié)論是工具從來都有兩面性,對科學也好,對人工智能也好,要有敬畏之心。我最近一直在想,駕駛腦跟圍棋腦有什么不同,我想講三點。
第一,對等性,圍棋腦的甲乙雙方是非常平等的,無論是黑子還是白子都是一樣的;
第二,透明性,因為規(guī)則很清楚,很合理很透明;
第三,勝負判定很簡單,所以這是確定性的形式化優(yōu)勢。而對于駕駛腦來說,要求更多更難,它既不對等也不透明,更不確定,所以我個人認為,打造一個駕駛腦要比做一個圍棋腦難得多。
我被問的最多的問題是,有一天人工智能會不會把人類打敗?這個問題讓我想起這個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他們是對立面的關系,男人要打敗女人嗎?女人要打敗男人嗎?這基本上是一個偽命題。將來也是這樣,一群人跟他們制造的機器人,跟另一群人和他們制造的機器人形成某種程度的對立,而不是把人和機器放在一起形成對立。
人工智能已經(jīng)成為人類認知世界改造世界新的切入點,成為先進社會最重要的經(jīng)濟來源。有人曾說,人工智能強則國強。如果對腦科學的研究能夠提高人的學習認知效率的話,將是人類的一大貢獻。
李彥宏有一個觀點,他說中國的人工智能不領先,真的說不過去。但外國人就不一定這樣看了,曾有位美國的教授提到,中國擁有全球1/6的人口,卻沒能夠擁有全球1/6的智能資源。所以,我們要提升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源頭的貢獻力量,向人工智能找生產(chǎn)力。
當前人工智能沖擊最大的幾個行業(yè)有哪些?我認為其中一個必然有制造業(yè)。制造業(yè)是實體經(jīng)濟的脊梁,汽車制造業(yè)又是制造業(yè)的脊梁。全世界有21億輛車,如果每一輛車上都需要智能語音助手,就會有很大的市場規(guī)模。
提到教育行業(yè),到底是“機智過人”還是技不如人?死記硬背上,肯定是機器做得比人好。很多人仍然認為教育就是知識的累加,對老師而言教育是傳授知識,對學生而言,教育是掌握知識。人腦中的存量知識固然有利于發(fā)展好奇心和想象力,但是也可能會制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發(fā)展。在信息智能時代,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決策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現(xiàn)在一年級已經(jīng)開始加入通識教育了,那高考應該怎么變?我提出了一個假想供參考:人工智能可以引發(fā)高考革命的第一步,即通過網(wǎng)絡考生對話,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高校和專業(yè),提交個人的學習情況,提交的信息由機器人而不是人來處理。
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檢測獲取知識的能力、決策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那么我認為它可以進一步擴充到各行各業(yè),包括我們公務員的考試。翻轉(zhuǎn)課堂,慕課、微課、個性化教學一定會有更多的教練機器人替代教師。所以年輕的教師們,你們也要有一定的危機意識,否則你的工作將被機器人替代。教育紅利是中國人口紅利中的最大紅利,是中國2030年成為人工智能強國的基礎所在,2030年離我們并不遠了。
機器是我們?nèi)祟惏l(fā)明的,但最后機器可能比我們強大,它將來的智慧可能比我們單個人或者一群人更強大。而我們希望自己制造機器人,而不是讓我們成為美國計算機最大的市場。到2030年,按照國務院的發(fā)展規(guī)劃,我們的人工智能是要領先世界的。屆時我們?nèi)祟惙浅佑凶饑?,更加?yōu)雅和智慧地生活,我們會迎來人與機器人共舞的新時代。伴隨著優(yōu)雅的舞曲,毋庸置疑,人類始終是領舞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