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勁刮擴建風 有人歡喜有人憂
2007年9月1日,成都市面積最大、設施最完備、學生容量最大的公辦高中橫空出世:成都市樹德中學光華校區(qū)舉行了落成及開學典禮。政府出資2.28億元打造,堪稱豪華。樹德中學光華校區(qū)的啟用,標志著成都市“名校擴建工程”正式拉開帷幕,該市另外兩所著名的國家級示范性高中——七中和石室中學的擴建,也已然濤聲隱隱。
名校擴建,在北京、武漢等地也如雨后春筍,武漢市提出要將進入“優(yōu)質高中”的學生比例擴大到70%以上。
能進入這些當?shù)仨敿壷攸c高中讀書,是老百姓夢寐以求的喜事。因此,當?shù)亟逃块T理所當然地將名校擴建視為“教育惠民工程”。但不少人對此持反對意見:這將導致強校更強、弱校更弱,有?!敖逃狻痹瓌t,同時抹殺基礎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豐富性、多元性,為“在千軍萬馬中擠上高考獨木橋”的應試教育火上加油。
政府斥巨資扶植“強者”重點高中擴建“巨無霸”
2007年3月宣布的“名校擴建工程”,對于成都市少數(shù)幾所頂級重點高中和絕大多數(shù)高中來說,絕對是一喜一憂。
成都市最負盛名的三所國家級示范性高中——四中(石室中學)、七中和九中(樹德中學),將大規(guī)?!皵U軍”。其中,新建成的樹德中學光華校區(qū),是成都市實施“名校擴建戰(zhàn)略”邁出的第一步。擴建后,樹德中學將形成現(xiàn)校區(qū)和光華校區(qū)。據(jù)介紹,樹德中學光華校區(qū)初定規(guī)模為81個教學班,2007年秋季招收高一新生24個班,并全部實行小班制、寄宿制管理。其中面向城區(qū)統(tǒng)一招生12個班,學生480名;面向14個郊區(qū)縣招收六個班,學生240名;學校自主招生六個班,學生240名。
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長蔣平透露說,石室中學、七中的擴建工作也已提到議事日程。“石室中學的原地擴建工作已進入拆遷階段,將在原?;A上增加20畝;成都七中的南遷擴建工程正在規(guī)劃之中。除成都市區(qū)內的名校外,包括成都郊區(qū)縣,如溫江區(qū)溫江中學等都將逐步進入擴建招生階段。
成都市“名校擴建工程”將由國家財政買單。已經(jīng)落成并投入使用的樹德中學光華校區(qū),由政府投資2.28億元打造而成,按官方正式說法,“是目前成都市城區(qū)公辦中學中占地面積最大、整體布局最合理、功能用房最完善、內部設施最先進的現(xiàn)代化學校”。
面對頂級重點高中的紛紛“擴軍”,大多數(shù)高中學校則表現(xiàn)出無奈。成都市一所二類重點高中校長坦言,目前他們學校高中每年招生大概500人,“樹德擴建后一年近千人的招生規(guī)模,的確可能使其他二類重點、一般高中的生源嚴重受挫?!?/P>
與此同時,成都不少郊區(qū)縣學校也表現(xiàn)出同樣的擔憂:“成都目前有16所國家級示范性重點高中,如果每個學校都按照樹德的規(guī)模擴建,并在區(qū)縣廣泛招生,勢必會形成對區(qū)縣優(yōu)質生源的搶奪,到時區(qū)縣高中的發(fā)展將舉步維艱!”
教育惠民背后的“應試教育”隱憂
名列“名校擴建工程”的成都市三所重點高中,對于普通老百姓的誘惑力是驚人的。一些教育專家對此卻表示出擔憂。
在不同版本的民間傳說中,這三所學校的門檻之高,已經(jīng)達到被“神化”的程度。據(jù)說有個發(fā)了大財?shù)陌ゎ^背了一大包錢,找到其中一所學校的校長,要求捐資助學,惟一要求是讓其學習成績不算差的兒子進入該校讀書,結果被拒絕,因為想繳錢進入這些學校的人確實太多。
三所名校擴建對成都普通市民來說,完全可以用“喜出望外”來形容。接受采訪的成都市民普遍表示,政府出資擴大優(yōu)質高中教育的覆蓋范圍,是件好事。很多家長認為,名校擴建了,娃娃上好高中、上重點大學的機會就會增加。
因此,很多人把“名校擴建工程”看成“教育惠民工程”。蔣平表示,樹德中學光華校區(qū)的建成將進一步鞏固該市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成果,擴大優(yōu)質高中學位,讓更多的孩子進入優(yōu)質高中就學,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教育惠民工程。成都市教育局一位負責人分析說,老百姓心中是把高中分了層的,四中、七中、九中處在第一圈層,“當?shù)谝蝗拥恼猩?guī)模擴大,第二圈層的生源就會被大量吸引到第一圈層去;第三圈層的學生又去填補第二圈層的空缺……”隨著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擴大,將有更多家庭的學生能進入這些好的學校學習。
一些教育專家對此卻表示出擔憂:家長們追逐名校,無非是因為其高考升學率高。國內很多知名重點高中,不可否認,在素質教育方面有自己獨到之處,但總體來說,它們是在長期的“應試教育”特別是在慘烈的“高考大戰(zhàn)”中打拼出來的,在素質教育普遍沒有得到推行的當下,重點高中事實上成為“應試教育”的堅強堡壘。
四川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閻嘉教授說:“政府斥巨資擴建名校,表面上是滿足了普通老百姓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需求,但實質上滿足的是對應試教育的渴求。”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胡光偉認為,優(yōu)質教育資源并不完全等同于重點學校,因為國內重點高中的評定機制,事實上是與高考升學率息息相關的,所以,擴張優(yōu)質教育資源,并不只是對重點高中的擴建。
“鋤弱扶強”是否有悖“教育公平”?
專家認為,簡單地讓名校建分校,只能使不同學校之間的兩極分化更加嚴重,人為加重校際之間的不均衡,這是教育不公平的表現(xiàn)。
“名校擴建”的本質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擴張,但這種擴張方式遭到一些人的反對。他們認為,優(yōu)質教育資源理想的擴張方式,應該是“以強帶弱”,而不是“鋤弱扶強”;簡單地讓名校建分校,只能使不同學校之間的兩極分化更加嚴重,人為加重校際之間的不均衡,這是教育不公平的表現(xiàn)。
一位全國知名的教育專家認為,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最好是由名校兼并薄弱學校,然后由總校派名師過去,培訓他們那里原有的教師。“名校擴建,如果造成外地中學大量師資流出,外地學校就會傷筋動骨、陷入困境,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不利于教育發(fā)展。要實現(xiàn)教育公平,不能簡單地名校建分校;很多大城市都在搞,效果并不好。”
今年“兩會”期間,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反對把學校辦得過大。中小學最大的學生規(guī)模最好是1000人左右,那種5000人、上萬人的學校是不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
“名校擴建”,對一些普通高中的師資和生源流失造成了較大影響。成都市一所中學的副校長憂慮地說:普通學校優(yōu)秀的教師本來就不多,如果都跳槽到名校,只留下一些水平一般的教師授課,會不會產(chǎn)生“馬太效應”?“好的老師都去名校了,名校里也都是些尖子生。對力量相對薄弱的學校而言,如何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學生?那不是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而教育主管部門對此卻有自己的看法。蔣平說,教育部門只在義務教育階段要求均衡教育,高中階段屬非義務教育,這跟國家推進均衡教育的思路是沒有沖突的。目前成都市的中學存在著校點偏多、校均規(guī)模偏小的現(xiàn)象,把優(yōu)質高中、品牌教育做大做強,是一件讓老百姓得實惠的好事。
樹德中學副校長毛道生認為:“名校擴建不是‘狼來了’,而是在競爭中提高自己。”在名校擴建的局勢下,他建議普通中學走個性化辦學道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