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十年歷程盤點:傳感器的演進過程
最近一段時間我把蘋果這十年的 iPhone 發(fā)布會都看了一遍,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研究 iPhone 在傳感器使用上的演進。所謂傳感器(Sensor),就是能夠感知周圍環(huán)境并輸出電信號的元器件。像麥克風,就是一個能夠感知周圍聲音的傳感器,而攝像頭就是視覺傳感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cafeforensic.com/article/201610/311280.htm人通過耳朵、眼睛、皮膚、鼻子等感知周圍的刺激,進而做出決策,智能設備同樣如此。我認為 iPhone 之所以強大,除了具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和 iOS 操作系統(tǒng),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采用了各種先進的傳感器,采集周邊的數據。接下來我就按時間順序講解 iPhone 上所采用的傳感器,帶你領略蘋果的黑科技。
一、iPhone 2G(2007)
多點觸控屏幕
2007 年初,蘋果對外發(fā)布了它們的新產品 iPhone,在這之前,iPod 已經非常普及,許多人都在設想蘋果的手機會是什么樣子,有人將 iPod 的觸控滾輪 PS 為老式電話的撥號盤,等 iPhone 真正展現到大家眼前時,還是驚呆了。這款手機竟然沒有實體按鍵!
當然,沒有實體按鍵的智能手機之前也有,但需要配置一只筆,因為采用的是電阻屏幕,靈敏度是個問題。iPhone 的屏幕采用了電容屏幕,反應靈敏,并且支持多點觸控,通過十個手指就可以很精準的操作。就連產品發(fā)布后,許多人還在懷疑打字的時候會不會太痛苦,你現在低頭看看自己的手機,就知道現在已經不是個問題了。多點觸控屏幕,讓 iPhone 有了觸覺。
近距離傳感器(Proximity sensor)
在 iPhone 的正面,有一個近距離傳感器,通過紅外線感應,可以檢測到人臉與手機屏幕的距離,如果非常貼近,就會將屏幕關掉,這樣既能省電,又能避免臉部觸碰產生的誤操作。
光度傳感器(Ambient light sensor)
在正面還有個光度傳感器,可以獲取到周邊的光亮強度,這樣就可以智能的調節(jié)屏幕亮度了。
加速度傳感器(Accelerometer)
加速度傳感器用來感知手機的運動情況,它的原理就像在一個盒子里裝個鐵球,由于重力的作用,如果轉動盒子的方向,各個側面收到的鐵球的壓力是不同的,以此來判斷盒子的朝向。
基于加速度傳感器,iPhone 可以實現橫屏時,內容自動轉成寬屏顯示。近距離傳感器、光度傳感器再加上加速度傳感器,一下子讓 iPhone 的智能化水平遠遠超出了當時的半吊子智能手機,更別提功能機了。
200萬像素攝像頭
iPhone 一代配備了 200 萬像素的攝像頭,這并不高,我 2007 年買的諾基亞 7500 也是 200 萬像素。但拍照效果,并不是只有像素所決定的。
每個像素就像一個坑,每個坑里能夠吸收到光線情況是有差異的(我在 iPhone 5S 部分會更詳細講解)。再加上蘋果的高清屏幕,拍出來的照片,就是更加好看。
麥克風
有了麥克風,就可以聽到聲音了,iPhone 有了耳朵。
濕度傳感器(Moisture Sensor,并不是真正的傳感器)
每代 iPhone 都有濕度傳感器,主要是監(jiān)測 iPhone 是否浸水。它只是濕度試紙,如果浸水,就會變紅色,蘋果店會拒絕維修。
經網友指正,這東西叫浸液指示器,隱藏在充電口、耳機口、卡槽等位置,并不是標準的傳感器,但能起到感知環(huán)境的作用。
2G / Wi-Fi / 藍牙(BlueTooth)
iPhone 一代只支持 2G 信號,像手機信號就是電磁波。其實我們看到的光也是電磁波,聽到這句話可能文科生已經暈了,有興趣可以重學一下高中物理,我中文系畢業(yè)的媳婦年初的時候就在網上買了一套高中物理教材。
不同的信號,需要不同的接收器進行解碼操作。2G 信號接收器,就是一個可以感知 2G 電磁波的“眼睛”。有了 Wi-Fi 傳感器,就可以連接 Wi-Fi 了,沒錯,Wi-Fi 信號也是電磁波。藍牙也是接收某一頻段電磁波的傳感器。
許多專業(yè)人士或網友并不同意將這些信號接收設備歸為傳感器,它們只是信號接收裝置,并沒有一個把一種物理量轉變?yōu)楣怆娏康倪^程。
而我認為正是有了這些裝置,才讓手機能夠“感知”到這些信號。像人體雖然籠罩在各種無線信號之下,但卻不能感知。我這種歸類方法大家不要當成專業(yè)劃分,權當促進思考的手段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