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AⅤ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久久精品官方网视频|日本28视频香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基于STM32的單相用電器分析監(jiān)控裝置的設計與實現

          基于STM32的單相用電器分析監(jiān)控裝置的設計與實現

          作者:祝朝坤 魯猛 時間:2018-12-27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作者 祝朝坤1 魯猛1.鄭州工商學院(鄭州 450000) 2.廣州大學機械電氣工程學院(廣州 510000)

          本文引用地址:http://cafeforensic.com/article/201812/396105.htm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STM32的單片機的單相用電器分析監(jiān)控裝置的設計方案,通過該方案實現了對各種常見用電器種類的識別功能,并能夠通過終端設備實現對家用電器的監(jiān)控功能。同時該裝置采用wifi模塊與云端相連,從而能夠進一步在手機上輕松監(jiān)測家庭的用電設備。該單相用電器分析監(jiān)測裝置,在學習模式下,能測試并存儲個單件用電器在各種狀態(tài)下工作的特征參量,并在分析監(jiān)測模式下,實時指示用電器的類別和工作狀態(tài)。同時,該裝置通過對電壓與電流感應電壓的波形的處理與變換,也可以實時精確地監(jiān)測用電器的電壓、電流、功率、功率因數、有功功率等各種電量參數。

            關鍵詞;;;

            0引言

            在與人工智能飛速發(fā)展的時代,電參數的采集變得尤其重要。手機APP隨意可以控制智能設備,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但在快捷方便的背后難免存在一些安全隱患意識,對于如何才能確保手機發(fā)送的指令被正確的執(zhí)行,電參數采集應運而生,通過對電器設備電參數的采集,本設計可以精確地判斷用電器當前的工作狀態(tài),通過MCU對傳感器采集信息的大量數據處理,作為反饋發(fā)送給手機端,來實現一個閉環(huán)的效應,保障了對智能設備的安全性。同時電參數的采集也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體現,電子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電子類產品大規(guī)模的出現在人們社會生活當中。對于工廠設備以及各種大功率的家電設備來說安全、可靠、高效是人們最為關心的內容,電參數采集設備能夠更好的為人們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電參數采集系統(tǒng)作為現代數據反饋,通過實時電參數反饋,手機APP或者電腦界面可顯示各種用電場合現場的有效數據。在遠程操作家庭電器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重用,保障了數據在遠程傳輸的穩(wěn)定性,電參數采集系統(tǒng)目前應用在三相交流電路中比較多,后期在,物聯(lián)網生活的世界必不可少。

            1系統(tǒng)設計

            1.1系統(tǒng)的功能結構圖

            如圖1所示,電參數采集系統(tǒng)以STM32F103ZET6單片機作為主控MCU,通過電壓、電流互感器獲取市電上電線變化特征參量轉化為弱電參量,通過STM32內部ADC進行模數轉換,并通過一系列數值計算和相應算法,得到所需的電量參數。并通過LCDTFT彩屏實時顯示出來,并增加按鍵以供人機交互使用。

          nEO_IMG_1.jpg

            1.2系統(tǒng)的流程圖

            圖2中,電參數采集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數據的同步、電壓采集、電流采集、LCD顯示。在數據同步的過程中可上傳至機智云云端,可實現用手機遠程監(jiān)控,同時數據也可下傳至硬件電路端,通過MCU實時浮點運算,對數據進行更新與反饋。電壓與電流采集分別經過運算放大電路和相角檢測電路,之后可獲取相關信息,包括用電器工作的頻率,以及市電總線上相位的變化。TFTLCD顯示端,不停刷新電參數顯示的數據以及當前的環(huán)境數據變化,具體信息可通過按鍵來切換。

          nEO_IMG_2.jpg

            1.3構建開發(fā)環(huán)境

            MDK5編譯開發(fā)環(huán)境:MDK5作為強大的編譯軟件,提供了豐富的內核庫和單片機種類庫,包含鏈接、下載、仿真、調試,支持多種公司的仿真器與調試器,如JLink、ST_Link、ulink等,為開發(fā)縮短了時間,提高了開發(fā)效率。使用MDK5可實現對一些基于RAM內核的高級單片機的編程與調試,可以完成對ST公司的STM32F1系列的單片機的開發(fā)與調試。ST—Lnk仿真器:在程序調試的過程中可借助ST-Link進行程序的單步調試,大大縮短了開發(fā)過程中的難題。

            2單相用電器分析監(jiān)控裝置的硬件設計

            2.1硬件電路設計

            系統(tǒng)電路設計包括:單片機MCU主控電路、信號采樣放大電路、信號處理電路、TFT彩屏顯示電路、獨立按鍵切換電路、電源整流濾波穩(wěn)壓電路。

            2.2電源電路設計

            電源電路如圖3所示,市電經變壓器互感輸出得到雙12V的交流電壓,經整流橋全橋整流和濾波電容進行濾波,得到的直流電壓再經過7812與7912穩(wěn)壓芯片進行穩(wěn)壓,輸出+12V與-12V的直流電壓,雙12V電源為信號放大板中的運放NE5532進行供電。+12V的直流電源再依次通過7805與AMS111-3.3穩(wěn)壓芯片,得到+5V與+3.3V的穩(wěn)定電壓,其中5V電源是為單片機的一些外設供電,包括溫濕度傳感器、TFT彩屏等。此外5V電源還為信號放大板中電壓比較器和雙D觸發(fā)器供電,3.3V作為STM32芯片的主控電源,保證MCU時刻處于穩(wěn)定工作模式。

          1547023351810928.jpg

            2.3電壓互感與電流互感信號放大電路設計

            圖4中,電壓互感與電流互感信號經運放NE5532放大,輸出1V的正弦交流信號。輸出的信號經過精密整流電路可以得到穩(wěn)定的直流,可作為STM32的ADC采集,在TFTLCD上可實時顯示當前電壓與電流值。放大輸出的正弦交流信號同時也送到了相角差檢測電路中,通過電壓比較器將正弦波轉換為方波信號,不同相位的信號送入雙D觸發(fā)器74HC74中可以得到相位差值,以低電平持續(xù)的時間來表示,STM32單片機可以通過定時器捕獲來獲取當前的相位差。

          1547023362687405.jpg

            2.4主控單片機MCU電路設計

            主控電路包括了STMF103ZET6最小系統(tǒng):復位電路、晶振電路、BOOT選擇電路,通過STM32最小系統(tǒng)完成對信號的采集,相關數據的轉換。通過FSMC對外接TFT彩屏進行驅動,實時顯示電參數值,此外在MCU中我們加入了自己的算法,通過這些算法,可以完成自主學習電器特性,做到了時間短,響應快。主控電路中還加入了獨立按鍵電路,可以方便切換不同顯示界面和一些參數的查詢。

          1547023420765524.jpg

          nEO_IMG_6.jpg


          1547023472479631.jpg

            3單相用電器分析監(jiān)控裝置的軟件設計

            3.1軟件設計

            概述程序主要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電參數測量,該部分程序主要用于獲取信息采集系統(tǒng)采集到的信息;第二部分是數據處理,主要用于將獲取到的電參數信息經過一系列計算,得出當前電器類型及工作狀態(tài);第三部分是輸出與輸入部分,主要包括顯示器實時顯示當前信息,按鍵控制等。

            3.2軟件流程圖

            圖4是該系統(tǒng)的軟件開發(fā)流程圖,上電先對所有設備初始化,通過電壓互感器與電流互感器采集數據送入ADC中,在MCU中我們只需要對相角、頻率、電壓的變化進行相關處理,經過特殊的變換與相關算法來實現對用電器種類和個數的識別。判斷按鍵的變化來切換LCD彩屏的顯示。

            3.3核心代碼

            int main()

            LED_Init(); //LED端口及時鐘初始化

            KEY_Init(); //按鍵初始化

            DHT11_Init(); //溫濕度傳感器初始化

            TFT_LCD_Init(); //LCD彩屏初始化

            ADC1_Int(); //ADC1初始化

            while(1)

            {

            Key_Scan(); //按鍵掃描函數

            if(time1==1) //每隔一秒讀取一次溫濕度

            { time1=0;

            temp=read_dht11(0); //讀取溫度

            humi=read_dht11(1); //讀取濕度

            DY=ADC_Read(1); //讀取電壓值

            DL=ADC_Read(2); //讀取電流值

            }

            if(muse==1) //菜單界面

            {

            deal_muse(); //菜單處理函數

            LCD_SHOW(0x01); //LCD顯示

            }

            if(shezhi==1) //設置界面

            {

            deal_shezhi(); //設置處理函數

            LCD_SHOW(0x02); //LCD顯示

            }

            if(zhungtai==1) //狀態(tài)界面

            {

            deal_zhuangtai(); //狀態(tài)處理函數

            LCD_SHOW(0x03); //LCD顯示

            4 Multisum12仿真設計

            4.1電壓互感器輸出信號放大的仿真設計

            該對電壓互感器輸出電壓采樣,經過運放NE5532進行放大,本次設計仿真采用Multisum12版本進行仿真,搭建了基于NE5532嚴防的反向比例運算電路。如圖7所示,該電路對信號發(fā)生器輸出的0.1V的正弦交流電壓進行方向比例運算放大,放大倍數為:22K/2K=11,圖8中可看到輸出波形的電壓幅值有一定程度的放大,通道A是對電壓互感器輸出電壓信號的采集,電壓幅值大概在100mV,通道B是經過運算放大器輸出的電壓波形,電壓幅值大概在1.1V左右。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電壓的相角發(fā)生了變化,放大輸出的波形正好與輸入的反向。圖9從multisum12中的萬用表工具中可以看到電壓的有效值變化,放大倍數接近11倍,這與我們的理論是相符的。

          1547023497139321.jpg

            4.2電流互感器輸出信號放大的仿真設計

            對電流互感器的信號的采集,選擇變比為1000:1的電流互感器,獲取市電上火線通過的正弦交流信號的變化波形,對于小功率的用電器,比如在50mA的手機充電器工作的狀態(tài)下,互感端只有50uA的感應電流,在感應端并聯(lián)采樣電阻,輸出感應電壓,在下面的仿真中,可以看到到信號發(fā)生器輸出50HZ,100uV的正弦信號時,經過反向比例運算放大后經電壓提高100倍左右,如圖10電路中將電壓放大100倍(R3/R2)。

          1547023497527024.jpg

            4.3對小信號正弦交流電壓精密整流仿真設計

            對輸入的電壓互感器與電流互感器經過運算放大器放大后產生1V左右的正弦交流信號,如果直接用二極管全橋濾波的話會存在0.7V壓降的問題,輸出波形將會失真。采用精密整流電路,利用運放加二極管的特性設計如下的電路,在正弦交流正半周期,D3截止,D4導通,R3、R1、U1B組成一個放大倍數為-1的方向放大電路。當輸入電壓為負半周期時,D3導通,D4截止,此時U1B的作用將R1兩端的電壓鉗位在0V,而U2A的反饋使得R2右端的電位為0V,因此R1與R2兩端電位相等,沒有電流流過,整個電路是R4、R5、U2A組成一個放大倍數為-1的方向放大電路。綜合上面兩種情況,該電路的功能是將輸入信號求絕對值。仿真波形如圖13所示,輸入為正弦交流信號,輸出波形將負半軸取絕對值。

            4.4電壓與電流相角差電路仿真設計

            放大后的采樣電流與電壓值需要進行相位測量,圖15是相角測量電路,輸入的不同相位正弦信號波形,經LM393電壓比較器轉換成對應的方波信號,正弦波正半周期轉換為方波的高電平,正弦波負半周期轉換為方波低電平,圖17中可以觀察到方波的變化。LM393輸出的方波進一步送入雙D觸發(fā)器74HC74中,對方波信號的處理,圖18可以看到最終輸出的低電平區(qū)間(對應的相角值)。

          1547023543971158.jpg

            5總結

            本文基于STM32電參數采集裝置可獲取市電上電壓信號值、電流信號值、相角差值以及頻率等相關電參數。通過以上仿真可以清楚看到運放放大電路與精密整流電路的正確性,進一步看到了設計電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這些采集的基礎參數通過一系列算法,從而實現了對用電器的種類和個數的識別,為物聯(lián)網時代安全性貢獻一份力量。

          本文來源于中國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19年第1期第67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