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內(nèi)多層布線高速化
從生產(chǎn)與設計兩個方面追求使用銅與低導電率膜,從而達到多層布線的高速化,已受到重視。迄今主要通過改善生產(chǎn)工藝來實現(xiàn)高速化。今后,除了生產(chǎn)工藝外,設計技巧也需改進。通過準確提取布線的寄生分量,盡量減少多余的設計估計值,把布線本來具有的性能優(yōu)勢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就能實現(xiàn)芯片運行最快速化。
本文引用地址:http://cafeforensic.com/article/3044.htm通過相互削弱晶體管與布線的延遲來實現(xiàn)芯片的高速運行。但在0.25mm線寬之后,布線延遲將居于支配地位,芯片中布線的作用開始變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在0.25mm之后對布線實現(xiàn)高速化的嘗試特別活躍。但是,在0.25~0.18mm,通過改進生產(chǎn)工藝來實現(xiàn)高速化仍是主體。在設計方面并無大的變化。
生產(chǎn)工藝改進的典型例子是把過去的鋁改為低電阻的銅,從而降低了布線電阻。在0.25mm上IBM公司搶占了先機,對0.18mm大多數(shù)芯片制造商都一齊采用了。在這一時期,層間絕緣膜采用了SiOF,介電常數(shù)比為3.5左右,比之過去的SiO2有所降低,但降低布線電容的效果卻不大。不過,由于材料組成與SiO2相近,成膜及加工的工藝技術稍作改動即可,故許多芯片制造商都已采用。
設計方法無需大改動有如下理由。在目前,生產(chǎn)工藝所改善的是布線電阻和布線電容,這些從使用鋁布線及SiO2層間絕緣膜之后,設計時都做了準確的預測,因此,在0.25~0.18mm時代,也可預測符合材料銅的布線電阻和布線電容,從而可以充分發(fā)揮布線應有的性能。
然而,在0.13mm線寬時,這種狀況就完全不同,當所需要的芯片的工作頻率超過GHZ,僅靠改善生產(chǎn)工藝實現(xiàn)高速化就不夠了,還需要改善設計技巧。
在0.13mm以后也要繼續(xù)改善生產(chǎn)工藝以實現(xiàn)高速化,具體地說,層間絕緣膜要用介電常數(shù)比低于3的材料,通過這樣低介電常數(shù)膜與銅布線相結合進一步降低布線延遲。之后與0.1mm、0.07mm的細微化相適應,還要繼續(xù)降低層間絕緣膜的介電常數(shù)比(表1)。
在設計方面,不做大改動已不可行,而要積極采取對策。準確預測過去忽略了的布線電感,減少多余的設計估計值,方能最大限度發(fā)揮布線固有的特性,從而把布線延遲降低到極限。
0.13mm開始批量生產(chǎn)的時間是2001年。在此之前有關介電常數(shù)膜與銅布線的各種難題必須完全解決,因此加速生產(chǎn)設備、元器件及材料的研發(fā)是當務之急。
當前,面向0.13mm的低介電常數(shù)層間絕緣膜的后備者有:介電常數(shù)比約2.2的多孔結構的SiO2;2.6~2.8的MPS(Methyl-PolySiloxane)及PAE(Poly Arylene Ether);2.8~3.1的HSQ(Hydrogen Silsesquioxane)等。這些低介電常數(shù)層間絕緣膜有四個難題①提高機械強度;②提高可加工性;③提高粘合性;④降低吸水性。
提高機械強度是目前最大難題之一,當未找到有希望的解決辦法。目前低介電常數(shù)膜的機械強度比以往使用TEOS及等離子體CVD的SiO2膜低1~2個數(shù)量級。因此,用CMP(化學機械研磨)在層間絕緣膜上形成劃痕及腐蝕,如要在多層布線的上層部分形成需要的1~2mm的厚膜,便有出現(xiàn)裂縫的問題。今后,必須開發(fā)出機械強度高的低介電常數(shù)材料。
要提高加工性必須提高對光刻膠的選擇比及O2等離子剝膠性能。對光刻膠的選擇比即使值較好的低介電常數(shù)材料也低于2。O2等離子剝膠性能除部分材料外都極低。對此,已開發(fā)了無需對低介電常數(shù)膜加工的技術,即采用鋁柱方法。由于事先在干法刻蝕形成的鋁柱上形成低介電常數(shù)膜,故不對低介電常數(shù)膜進行加工就能形成通孔。
提高粘合性尤其對有機系的PAE等是大課題。這類材料與金屬材料的粘合強度比利用等離子CVD的SiO2約低1個數(shù)量級,在CMP加工時會出現(xiàn)脫開的問題。已經(jīng)知道,與PAE相比,MPS和HSQ的粘合強度較高。
降低吸水性已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方向,因為眼下已有許多優(yōu)良的材料。過去的低介電常數(shù)膜如置于空氣中,在吸收了膜表面吸附的水分后,會有膜的介電常數(shù)比增大的問題。對此,在典型的有機系低介電常數(shù)材料MPS及PAE中,找出了吸水性非常低的材料。如把使用TEOS的等離子CVD的SiO2膜的吸水量定為100%,PAE則低到12%,MPS為40%。
就銅布線來說,采用電鍍能適應細微化到何種程度是個課題。對此,研究了分別使用二次處理工藝與一次處理工藝的方法,即0.1mm后在最細的下層部分,0.07mm后的中層部分引入一次處理工藝,而二次處理工藝僅在上層部分采用。
二次處理工藝必須在通孔與布線溝合在一起后的高縱橫比內(nèi),形成屏蔽金屬和籽晶層。如果進一步細微化,只形成屏蔽金屬和籽晶層的布線溝幾乎被填平,再埋入銅就非常難了。
另一方面,一次處理工藝只埋入布線溝,縱橫比小,即使細微化,埋入銅的余地也很大。因此,在形成屏蔽金屬及籽晶層后,用以往電鍍埋入銅的技術也完全能適合。
如果非要用二次處理工藝的話,那就必須不用電鍍,而使用不要籽晶層的CVD。不過,目前用CVD形成的銅膜質(zhì)低,且成膜成本也高。要是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采用CVD的二次處理工藝就很難實現(xiàn)。
對0.07mm線寬來說,要實現(xiàn)LSI的GHz工作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多層布線概念。東芝公司除通過模擬確定按過去的布線結構不可能達到0.07mm所要求的工作頻率外,還作為解決的一種方案提出了新的多層布線的概念。
0.07mm線寬的微處理器所需要的工作頻率達2.5GHz,這是1998版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 (ITRS)的值。此時,晶體管的集成度為8400萬個/cm2,功耗170W,芯片面積是620mm2。東芝以0.07mm線寬為前提進行模擬,以晶體管的集成度及功耗為設計上的制約條件,并以布線電阻及布線電容為生產(chǎn)上的制約條件,以最少的布線層數(shù)求得最大的工作頻率。其結果證明,按過去的多層布線只能達到1.5GHz。該值是把介電常數(shù)比為1的層間絕緣膜與銅布線相結合、使用8層布線,此即當前能設想出的性能最高的生產(chǎn)技術能得到的結果。
針對這樣的屏障,該公司提出了在0.07mm達到2.5GHz的新的多層布線概念。其想法是把芯片內(nèi)部分割為適當門規(guī)模的IP,對上層部分長距離布線的線寬、間隔、厚度實施隨細微化而加大的“逆向比例縮放”。芯片內(nèi)部分成IP后減少各自的門數(shù),起到提高各個IP的工作頻率的作用,因為降低門數(shù),小電路能達到高的工作頻率。為了使工作頻率達到2.5GHz的高速度,最好把各IP的門數(shù)減少到1700萬門以下。逆向比例縮放將對連接各IP間的長距離信號線的高速化發(fā)揮作用。這里,如按該公司設計的逆向比例縮放定則,0.07mm多層布線的上層部分、線寬、間隔、厚度均為約10mm,如用過去的芯片制造工藝形成,則效率低且成本增高。因此,上層部分的長距離布線必須用不同于過去的工藝來制作?!? (紹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