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巨頭奇夢達出售美國12英寸生產線
掙扎了幾下,全球第二大內存芯片巨頭奇夢達最后撐不住了。昨天,該公司宣布,將出售旗下位于美國弗吉尼亞州的12英寸廠,尤其是該廠投資30億美元建成的生產線。
本文引用地址:http://cafeforensic.com/article/93776.htmSemi中國資深顧問、半導體產業(yè)研究專家莫大康表示,如果成功,將是全球首條12英寸線量產后的出售案。
與此同時,奇夢達蘇州工廠的去向再次為業(yè)界關注,關閉或出售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官方說法。
但出手應該不那么容易。因為危機時期,半導體企業(yè)正緊縮開支。以中芯國際為例。2009年,其資本支出將由去年的6.6億美元降至1.9億美元。
同類公司肯定不會收購,它們自身也處于生死邊緣。比如臺灣力晶、茂德,雖與爾必達達成合作,但仍在等待資金援助。巨頭三星、海力士、美國美光則正不斷發(fā)出悲觀預測。
當然仍有不怕風險的“主”想接手。傳聞中,無錫華潤微電子或買下奇夢達蘇州廠;而山東浪潮集團則聲稱要整體吃下奇夢達。該公司新聞發(fā)言人孫梅表示,這將由山東省政府牽頭,不過,目前具體合作方式沒定。
賽迪顧問半導體分析師李柯說,收購奇夢達算“蛇吞象”,能成功當然好,但可能會在財務上拖累浪潮,成為包袱。
接手方風險確實很大。過去多年,脫胎于全球IT巨頭的半導體業(yè)務,如飛思卡爾(摩托羅拉)、安捷倫(惠普)、英飛凌(西門子)、恩智浦(飛利浦),日子都不好過,其中三家甚至已經歷過二次重組,奇夢達便脫胎于英飛凌。目前,國際投資機構對它們已十分“敬畏”。
此前,奇夢達曾寄希望于德國薩克森州、葡萄牙金融機構及英飛凌援助,但最終屬于幻影。德國《薩克森日報》引德國總理府部長的話稱,政府不會收購奇夢達股權,但會幫它找投資者。
奇夢達官方表示,已委托高盛等國際顧問公司籌劃出售事宜,如找不到買家,則會考慮分拆方案,將設備、廠房及其他設施出售。
截至發(fā)稿時,奇夢達臺灣分公司一位員工在郵件里對CBN記者表示,臺北分公司6月底將全部解散,這個月底,將只留下少數(shù)人做完剩余的訂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