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汝京在紅藍兩色中搖晃:是非功過向上帝交賬
張汝京微佝僂著背走進中芯花園的服務中心,大大的腦袋扛在肩膀上,和5年前我們第一次采訪他時相比,歲月的痕跡毫不留情地出現在他身上,按照他自己的話來說,“這幾年折舊很快”——這當然不止是指中芯國際晶圓廠的設備折舊。
本文引用地址:http://cafeforensic.com/article/100880.htm過去17個季度中,中芯國際就有16個季度出現虧損,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每年高達8億美元的折舊,折舊占到他們銷售額的50%左右,早年一度還超過60%。
也正是因為這樣長達4年的虧損,張汝京常常被股東質疑。11月4日中芯國際敗訴停盤,11月10日張汝京宣布引咎辭職,復盤當天,股市即以73.7%的飆漲充分表達了廣大股東對中芯國際和臺積電和解方案的看好,以及對張汝京辭職后的中芯國際看好。
這時候,人們不再記得,2000年創(chuàng)業(yè)到今天9年間,不僅中芯國際成長為一個有著11000多人規(guī)模的龐大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成為中國內地規(guī)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團隊最完整、客戶群最多的芯片廠商,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yè)規(guī)模也從30億塊、80億元提升到的417億塊、1246億元,分別增長了14倍和15倍;技術水平從0.35微米進步到65納米,提升了5個技術代(0.35/0.25/0.18/0.13/0.09/0.065微米)。
“他只手建立起來的中芯國際不僅給中國半導體行業(yè)帶來了規(guī)模和技術,還帶來了半導體行業(yè)的游戲規(guī)則,以及大量的半導體行業(yè)管理人才。”這是大家公認的給張汝京的評價。
而這些,全部是在中國基礎工業(yè)異常薄弱的背景下,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對中國實行嚴苛的技術封鎖下,張汝京及其團隊一點一點打破并積累起中芯國際的信譽的。
但就是這樣,在需要有人為虧損和敗訴承擔責任時,張汝京也不得不黯然謝幕。
在紅藍兩色中搖晃
臺灣漫畫家朱德庸有一幀漫畫,畫的是現代人在不同的場景面對不同的人物時,必須扮演紅粉黃綠青藍紫不同的角色以使自己能夠在這個復雜的社會生存下去。張汝京對這種場景猶有深刻體會。多少年來,為了拿到美國政府對關鍵設備的出口許可和中國政府的支持,他不得不在各方面前表現不同角色。
2001年,中芯國際上海工廠剛破土動工不久,張汝京向美國政府申請出口許可,希望進口0.18微米等級生產線設備。盡管這在當時已經不是他們最先進產品的最核心設備了,但中國當時還在生產0.35微米的產品,和0.18微米相差兩代。又因為巴統(tǒng)組織的協議,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高科技產品禁運,一般大家都是按照N-2的原則審批,就是比最先進的技術晚兩代,而在審批過程中又拖延一些時間,基本上,中國能夠拿到的技術設備都會比發(fā)達國家最先進的晚3代甚至更長。因為巴統(tǒng)是對社會主義國家實施禁運的組織,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因為其“資本主義”的標簽,當初發(fā)展半導體的時候都不曾遇到過出口許可的問題,這是張汝京剛進中國那會兒最詫異也最無可奈何的事。
為了取得這張出口許可,每個月出口國政府開始審批出口許可的時候,他就提交一次申請。申請了大半年之后,眼看著無望,只好轉向瑞士申請出口許可。盡管瑞士也能做類似的設備,但是水平上無法與美國相提并論。
為了取得從美國進口設備的出口許可,身為基督徒的張汝京又動用私人關系找齊了全美五大教會為他做人格背書,擔保他所說的話都誠實可信,并允諾該國政府中芯的產品一定只用于商業(yè)用途,不會用于軍事用途。美國最后才給他們出具了出口許可。
評論